數位有價
從政策、課綱出發,我們可以看到政府對於數位發展的期待與目標。自1990年起,教育部便開始建構「臺灣學術網路」,逐步打造中小學資訊教育環境,並隨著學校設備升級,從最初的電視、投影布幕、電子白板到如今的觸控螢幕等。出版社為了配合學校設備需求,積極展開數位研究與發展,並在2020年COVID-19疫情期間迅速協助政府實施線上教學,確保教學不中斷。此外,教育部推動的「生生有平板、班班有網路」政策,出版社在教學產品服務中提供淺顯易懂、快速入手的方式,使教師能夠更快速地掌握,推動政策順利實施。
教育改革是推動數位轉型的關鍵。108課綱的實施旨在培養學子自主學習的能力,出版社在臺灣教育中發揮著重要角色,不遺餘力地為師生提供最方便的教學資源。為了符合多元的教育需求,出版社投入大量資源,持續支持整個臺灣的數位教育未來。透過人員培養、教學研究和技術優化,他們協助現場教師應對各種執行挑戰,確保產品的穩定性和正確性。
重要的是,出版社在教育這條路上義無反顧,一直致力於推動數位教育的發展。我們期待政府能夠肯定和支持出版社在這一領域的貢獻。
隨著人工智慧(AI)技術的迅速發展,數位教育將迎來更大的轉型。AI在教育中的應用,能夠提供個性化、智能化的學習體驗,有助於滿足不同師生的需求。教學工具和資源的豐富性使得教學內容更生動有趣,同時,AI的數據分析和反饋系統也能夠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,從而調整教學方法和內容,提升教學效果。
因此,政府對於數位教育的認可和支持至關重要。透過政府的投資和政策扶持,出版社才能夠持續推動數位教育的發展,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和服務。這不僅有助於提高教育水平,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力、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,從而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。

